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幼儿园的课堂往往被固定在教室之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认字、数数、唱歌等基础课程,在武汉市的一家幼儿园,却打破常规,将70%的上课时间安排在户外巡山,这种前所未有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更是在寓教于乐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探索欲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所幼儿园的“自然课堂”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对孩子们成长方式的一次深刻反思。
一、从教室到山野: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家位于武汉市的幼儿园,名为“绿野幼儿园”,自创办以来便致力于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教育环境,园长李女士深知,孩子们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她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绿野幼儿园”决定将70%的上课时间安排在户外巡山,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二、巡山课堂:寓教于乐的实践
在“绿野幼儿园”的巡山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踏着轻快的步伐,穿梭于山林间,他们观察树叶的形态、聆听鸟鸣虫唱、触摸岩石的质感、感受四季的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更是在无形中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等知识。
1、生物多样性教育:在巡山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讲解它们的习性和生存环境,让孩子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环保教育: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脆弱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团队合作与社交技能:在巡山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些任务,如寻找特定植物、记录观察数据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三、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起初,“绿野幼儿园”的这种教学模式也引起了部分家长的担忧和质疑,他们担心孩子在外面玩耍会耽误学习,或者因为安全问题而反对这种教学方式,随着孩子们在巡山课堂上的进步和成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理解和支持这种教学模式。
一位名叫小明的家长表示:“我刚开始也有些担心,但看到孩子在巡山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还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真的很欣慰。”另一位家长李女士也说:“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见识,我们非常支持。”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挑战
“绿野幼儿园”的教师团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自然观察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了更好地实施巡山教学,教师们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学习了如何识别植物、动物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园长李女士表示:“我们的老师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和朋友,在巡山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还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五、社会反响与未来展望
“绿野幼儿园”的这种教学模式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一些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家幼儿园的独特教学模式和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幼儿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未来,“绿野幼儿园”计划进一步拓展巡山的范围和内容,与当地环保组织合作开展更多的环保教育活动,他们也将继续探索更多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绿野幼儿园”的70%时间在巡山的教学模式虽然看似“另类”,实则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理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去发现世界、理解世界、热爱世界,通过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方式学习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无疑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