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3076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礼金2095万:清风正气,共筑廉洁长城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全党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行动指南,青海省3076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礼金共计2095万元的行动,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彰显了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行动背景: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
近年来,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也日益严格,青海省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此次3076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礼金,是该省在“不敢腐”的基础上,向“不能腐”、“不想腐”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是党员干部对自身要求的提升,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体现。
二、行动意义:树立新风,引领社会正气
这起行动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的简单累加,它传递出的是一种清风正气的信号,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这2095万元礼金的上缴,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更是对广大群众的一种示范和引领,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所有党员干部都应当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
三、行动成效:凝聚共识,共筑廉洁长城
此次行动的成效是显著的,它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它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行动还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经验启示:制度建设与自我约束并重
回顾这次行动,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宝贵的经验启示:一是制度建设是根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如礼品登记、报告、公示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自我约束是关键,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自省、自警、自励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三是教育引导是基础,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四是监督执纪是保障,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和惩治。
五、展望未来:持续发力,巩固成果
虽然这次3076名党员干部上缴礼金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执行机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反腐意识和参与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廉洁长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